2024年10月29日下午,由威斯尼斯ww8888棋牌、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浙江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浙江大学哲学名家讲坛第十二讲“友谊与道德的张力”在成均苑4幢311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李晨阳教授主讲,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董平老师主持,吸引了校内外诸多师生热情参与。
讲座伊始,李教授阐释了友谊的涵义,说明友谊的三要素为“相互关爱(Mutual care)、亲密性(Intimacy)、共同的活动(Shared activity)”。从而以此为基,进一步展开对友谊与道德的关系的探讨。
李教授指出,友谊与道德的关系,是贯穿中西方思想史的一个古老而重要的议题。自古代以来,众多思想家都对这一主题提出了丰富多样的见解和理论。总体而论,可以将其归类为四种:一致性、矛盾性、独立性,以及近期李教授所提出的,尝试用儒家思想中的“德性”来进行诠释。
首先,历来众多中西方学者认为友谊与道德活动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例如,中国古代的孔子提出了“以友辅仁”的著名论断,而孟子则强调“友也者,友其德也”。在古代西方,亚里士多德将友谊划分为“欢乐型(交往基于快乐、愉悦)、互利型(交往中重视效果、功用)、德性型(交往的目的从德性出发)”,并认为只有“德性型”友谊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友谊。西塞罗在《论友谊》中也主张友爱是与道德一致的。他认为,友爱只存在于好人(并非是指完美的人)之间;友爱始于德性,并与德性是同一的。而具有基督教背景的圣埃尔雷德则认为,上帝(象征正义)是友爱的根源,从而强化了友谊中对道德的要求。后期康德也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其认为友爱是自爱与爱人的完美结合。自爱更多地指向利己层面的思路,因而没有任何道德属性在其中;爱人则是有道德属性但却不能促进个人的幸福。但是在友爱中,自爱和爱人汇而为一。
然而,李教授强调并不是所有学者都认为友爱总是与道德追求相一致,二者之间同样存在不可忽视的张力。对此,西方哲学有更多深入的探讨,并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观点,即相互矛盾和相互独立。对于友爱与道德的矛盾,克尔凯郭尔明确提出,爱朋友是出于自爱或者私爱的原因,爱所有人(基督教讲的“邻居”)则是出于博爱的要求。按照道德的要求,一个人要全心全意地爱所有人,就不应该对朋友有特别的爱。然而这种观点包含着又一深层矛盾——行为的道德理由与道德动机分离。道德哲学提出追求博爱的理由,而我们的道德动机则是对朋友的爱。也就是说,我们都有自发的动机去爱朋友,而不是爱所有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友爱与道德从属两种不同的追求,各有其自身的价值,同时指出,将道德作为友爱的关键的观点过于理想化,不符合大多数人的现实情况。李教授通过一部电影中令人深思的情节——Dave作为Carl的朋友,在Carl失手致人死亡后,愿意与他一起偷偷地埋藏尸体,为我们生动地揭示了该观点所说的友谊的危险性,即我们对朋友的全情关切或关注,实质上有可能会使我们走入道德危险的境遇。对此,西方多元道德价值论认为,友爱与道德之间的可能张力与冲突,是实际上道德价值之间张力与冲突内部,是不同种类的道德价值之间的冲突。比如,朋友的幸福和不撒谎不违法的道德要求之间可能会有冲突,但属于道德内部冲突范围。但是,西方多元道德价值论者往往受困于康德伦理学传统,对道德(the moral)的理解比较狭窄,从而面临着如科金和肯尼特所指出的理论困境:“友爱之善不必被呈现为一种特定的道德关切。”
随后,李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儒家从德性的角度讨论道德,范围会比较大。在儒家看来,友爱也是理想人生的一部分,也是一种德性。人应该过有德性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不同的德性有各自不同的价值和意义,德性和德性之间也会存在不同的关系,既有互助关系,也有紧张关系。对于后者,儒家尝试用“和”的协调机制来追求不同德性之间的良好秩序,将寻求合作、共生作为根本。由此可见,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在处理不同价值之间的矛盾时,不是简单地肯定一方而否定另一方,而是在彼此妥协、合作中寻求共存与共生。“和”是种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平衡的处理方式。要允许冲突矛盾的存在,不采取非此即彼或排他法,要主张共生、寻求共存。
最后,李教授总结道,中西哲学都对友爱及其与道德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不论是中国儒学还是西方哲学都认为人应该过有德性的生活、美好的生活。只不过对于德性自身,儒家更加强调德性的多样性。为了美好、理想生活目标的达成,我们应采取一种和合的方式去和谐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和紧张关系,友爱与其他道德之间也是如此。
讲座结束后,董平教授向李教授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他高度评价了李教授的演讲,认为其内容逻辑严谨,视角独到。李教授不仅为在场的师生们系统梳理了中西方自古至今关于友谊与道德关系的理论与观点,还从儒家的视角提供了新的解读和阐释,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这一议题的深入思考。此外,董教授还鼓励大家以此为契机,认识到更多能够促进中西方良好对话的人类社会共通的基础性问题,并鼓励大家进行更广泛的探讨与交流。
在随后的问答环节中,现场师生踊跃提问。李教授对儒家亲情与友情的区别、友谊的定义、如何处理不同阶层的友谊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整场讲座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圆满结束。
文字编辑|林一成
图片|刘安娜